关闭

龙虾之都话盱眙 – 国际新闻网

(国际新闻网记者魏虹)2017年10月27日,由淮安市人民政府主办,淮安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华人时刊杂志社承办的“两聚一高”看江苏-2017海外华人媒体淮安行”活动在伟人故里淮安市拉开帷幕,在暂短的启动仪式之后,近五十家海外华文媒体负责人在淮安市外办领导的陪同下探访了淮安市盱眙小龙虾博物馆。
盱眙县,是江苏省淮安市下辖县,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淮安西南部,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江淮平原中东部;东与金湖县滁州天长市相邻,南、西分别与南京市六合区、滁州市来安县明光市交界,北至东北与分别泗洪县洪泽区接壤。
盱眙县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域,属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势西南高,多丘陵;东北低、多平原;呈阶梯状倾斜,高差悬殊220多米。淮河流经境内,东、北部濒临洪泽湖,有低山、丘岗、平原、河湖圩区等多种地貌。
盱眙县总面积2497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14个镇和3个乡,总人口80.05万人(2014年)。2015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20.13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10%。盱眙拥有众多文化旅游资源,曾获“中国旅游强县”[2]等荣誉称号。2016年盱眙被国家旅游局评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盱眙汉代建州,为唐宋名城——古泗州州府所在地,曾孕育一代开国帝王朱元璋。境内古迹众多,境内出土过世界最早的彗星运行图和战国时期的陈璋圆壶。
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整体颜色包括红色、红棕色、粉红色。背部是酱暗红色,两侧是粉红色,带有橘黄色或白色的斑点。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爪子是暗红色与黑色,有亮桔红色或微红色结节。幼虫和雌性的爪子的背景颜色可以是黑褐色。头顶尖长,经常有轻微刺或结节,结节通常具锋利的脊椎。
小龙虾体形较大呈圆筒状,甲壳坚厚,头胸甲稍侧扁,前侧缘除海螯虾科外,不与口前板愈合,侧缘也不与胸部腹甲和胸肢基部愈合。颈沟明显。第1触角较短小,双鞭。第2触角有较发达的鳞片。3对颚足都具外肢。步足全为单枝型,前3对螯状,其中第1对特别强大、坚厚,故又称螯虾。末2对步足简单、爪状。鳃为丝状鳃。
小龙虾头部有触须3对,触须近头部粗大,尖端小而尖。在头部外缘的一对触须特别粗长,一般比体长长1/3;在一对长触须中间为两对短触须,长度约为体长的一半。栖息和正常爬行时6条触须均向前伸出,若受惊吓或受攻击时,两条长触须弯向尾部,以防尾部受攻击。胸部有步足5对,第1-3对步足末端呈钳状,第4-5对步足末端呈爪状。第2对步足特别发达而成为很大的螯,雄性的螯比雌性的更发达,并且雄性龙虾的前外缘有一鲜红的薄膜,十分显眼。雌性则没有此红色薄膜,因而这成为雄雌区别的重要特征。尾部有5片强大酌尾扇,母虾在抱卵期和孵化期,尾扇均向内弯曲,爬行或受敌时,以保护受精卵或稚虾免受损害。
喀秋莎

作者 喀秋莎

添加评论